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聊车系列之路虎车的“暴利”从何而来?

聊车系列之路虎车的“暴利”从何而来?

何仑2013-09-05 17:28:10加关注

最近网上大量转载“人民日报详解为何路虎车英国卖83万国内卖320万”的文章,再次激发了对进口车“暴利”的公愤。小季和老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话题。

导语

最近网上大量转载“人民日报详解为何路虎车英国卖83万国内卖320万”的文章,再次激发了对进口车“暴利”的公愤。小季和老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话题。

小季:上次央视说一辆路虎车“出厂价不过52万,在中国完税后售价不该超过130万,可在4S店里卖189万,足足贵出了59万”,您说这样算账是瞎掰。现在人民日报又说,路虎揽胜5.0T尊崇创世版目前国内售价279.8万元,但由于经销货源有限,要想提现车还得加价40万元!也就是说,320万元才能买下这辆车。而在路虎的大本营英国,这款车裸车售价仅为83.5万元,还不到中国的1/3。

这次我没有轻信,自己查了一下路虎英国官网,果然有问题。看到价格表上揽胜5.0T实际上只有一款售价98430镑的高配车型,合93.34万人民币,那款“售价仅为83.5万元的裸车”估计是指87910镑的揽胜3.0柴油版高配车型,与揽胜5.0T差着两个档次,真是张冠李戴,很不严肃。

老边:你学聪明了,也认真了。做记者,对那些可以得出骇人结论的事情都要求证一下,不能轻信;媒体以讹传讹,不仅骇人,更是害人。你经过计算,得出了什么结论?

小季:也可能英国揽胜确实有“售价仅为83.5万元的裸车”,但是拿英国的裸车和在中国卖的揽胜尊崇创世版比较,就是您说的傻比。

能直接比较的,是揽胜在英国的高配车型和在中国的尊崇创世版。那款英国的高配车型售价约合93.34万人民币,就算是出口到中国的到岸价,那么加征143.75%的中国进口车综合税率后,完税成本价约227万,与尊崇创世版的价差为52.8万元。如果把总代理和经销商的固定资产折旧、人员成本、营销费用、公关费用、出关后的多种税费等等,都算成零,把这52.8万元的差价全算成利润,那么相对279.8万元的售价,利润率为18.87%。

但是在英国,这款5.0T高配车型还可以加装一些配置,把原有的一些配置换成顶级的,里外里算起来可以在98430镑售价的基础上再加13600镑,共11.2万镑,做成一款顶配车型。这款车到中国后的完税成本价总计约合260万元,如果国内那款标价279.8万的尊崇创世版实际上就是这款车或者差不多,那么差价就只有20万左右。即便你把这20万全算成利润,总代理和经销商没有任何成本发生,那它相对车价的利润率也只有7%。关键问题是英国版揽胜和中国版揽胜的配置到底有多大差别,这事估计只有路虎中国能算清楚,可他们打死就是不说,不知是清高,还是怕强势媒体报复。

老边:你已经比较靠谱了,可以给别的菜鸟记者上课了。退一步说,18%就算是暴利?不久前,央视报道说,由于鱼饲料中的粕类原料涨价,导致饲料厂商的利润率由原来的15%下降到10%,所以要涨价。汽车比鱼饲料如何?

还有一块,你没说,就是路虎经销商加价40万。你怎么看?

小季:人民日报那篇文章说,经营成本高、配额有限使经销商不满足于官方定价下的利润,通过加价提高利润已经成为汽车市场常态。而厂商对经销商加价行为的纵容默许,使加价之风愈演愈烈。我觉得这也是实际情况,很可恶。

老边:你搞清楚几百款车型中,到底有几款车加价销售了吗?加价了多长时间?那都是有数的几款车型,绝大多数车型都在降价销售,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媒体上常说“让降价的风暴来得更猛烈吧”。2012去年,“进口品牌(经销商)亏损面超过50%,自主品牌大概40%,合资品牌大概是35%”,这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出的统计数字。所谓“通过加价提高利润已经成为汽车市场常态”,“加价之风愈演愈烈”,说轻了是以偏概全,说重点就很难听了,我还是别说了。

小季:但厂家对经销商加价纵容默许,的确负有责任。

老边:没错,是有责任,但要看怎么说。我先问你,经销商加价所得归谁所有?厂家从中分成吗?

小季:没有啊。我明白了,您是说经销商加价销售,厂家没理由鼓励默许。

老边:这么看,不仅是没理由鼓励默许,反而有理由坚决反对。你没看见,虽然厂家没有从加价中得到一毛钱,但一说加价销售,媒体就把棍子打在厂家和品牌头上。厂家只好被迫出来表态说,一定加强经销商管理,制止加价云云。可这又麻烦了,还是那些媒体又跳出来说,你对经销商限价,这是垄断!这样的逻辑,是不是就有点混蛋了。

但你也不能说厂家对加价一点没有“鼓励默许”。经销商那里一些车型供大于求,赔本儿出售,就指望一两款紧俏车型加价赚钱呢,不然就赔大发了,没法陪着厂家可持续地玩下去了,所以厂家也有理由对加价宁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之,情况很复杂,要具体分析,结论也不是非黑即白那样简单。

小季:学习了。再说,消费者愿打愿挨,也助长了加价销售,特别是路虎。上次您说过,同样是进口车,路虎在国内外市场的差价就大于其它品牌。我回去查了一下,的确是这样。我把路虎和Jeep做了对比,美国市场的车型没有可比性,英国有。同样是3.0柴油版基本型,247马力的大切诺基38995镑,255马力的发现四是38850镑,也就是说同级别配置大体相同的大切和发现四价格相当。我还查了两款车在德国的价格,也差不多。但到了中国,大切没有3.0柴油版车型,只有352马力的5.7L旗舰版能跟375马力的发现四5.0L HSE直接对比。结果是:大切用的是8速自动变速箱,比使用6速变速箱的发现四更省油;大切的其他安全、舒适配置比发现四多了6项;但价格上,大切89.99万,发现四118.8万,相差28.8万,相当于一款新上市的宝马316i。这真是没地方说理去。

老边:但你不能说路虎黑,它其实跟其他厂家本质上都一样。像上次说的那样,只能说人家营销做得好,硬是把一个国际上的中档品牌在中国做成了“奢华品牌”,加上中国SUV市场的火爆,钱多人傻,煤老板热捧,路虎火爆赚大钱自有其道理。但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不能拿它来概括中国进口车或中国汽车市场。再说,路虎的超额品牌溢价实际上是一个神话,随着中国消费者不断成熟,竞争不断加剧,路虎最终会被市场打回原形,用不着政府出手管制它的价格。

小季:下次能不能谈一下汽车销售的垄断问题?

老边:可以。

文章标签:路虎责任编辑: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