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捷豹路虎在2025财年创下近10年最高利润纪录时,中国市场却传来合资公司销量暴跌34%的警报。这个曾以英伦血统征服全球的豪华品牌,正悄然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转向——停产全部在华合资车型,转而采用中国合作伙伴奇瑞的T1X平台,打造全新产品序列。这一决定不仅意味着经典车型的谢幕,更预示着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游戏规则的彻底改写。
随着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工厂的产线调整计划曝光,捷豹XE、XF轿车、E-Pace SUV,以及路虎极光、发现运动版五款车型将在9月正式停产。这些曾以进口身份打开中国市场的“开国功臣”,如今面临着本土化战略的残酷洗牌。数据显示,2025财年合资公司仅交付3.4万辆新车,较巅峰时期缩水近七成。
停产背后是更为激进的平台切换计划。奇瑞T1X平台将成为新战略的核心载体,该平台已成功孵化瑞虎8、星途揽月等多款热销车型,模块化架构可兼容燃油、混动、纯电多种动力形式。首款产物Freelander(神行者)预计2026年底投产,将搭载奇瑞第三代插混系统,纯电续航突破120km,综合油耗低至1.5L/100km。
这场转型与捷豹路虎2021年发布的“重塑未来”战略高度契合,但其中国路径却展现出独特节奏。不同于欧洲市场优先电动化揽胜、卫士等高溢价车型的策略,中国市场选择从入门级产品切入。即将诞生的Freelander插混车型,定价预计下探至30万元区间,直接对标比亚迪唐DM-p、理想L6等本土竞品。
技术路线图显示,奇瑞将主导动力系统开发,其鲲鹏DHT混动技术可实现全速域并联驱动,零百加速比现款极光PHEV提升0.8秒。而捷豹路虎主要负责底盘调校与豪华配置移植,包括路虎引以为傲的全地形反馈系统将首次适配插混架构。这种深度技术融合,打破了传统合资模式下外方主导开发的惯例。
财报数据揭示出戏剧性反差:集团全球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5%至25亿英镑,中国市场却录得1400万英镑亏损。这种撕裂源于结构性矛盾——进口车型受关税影响价格竞争力薄弱,合资产品又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迭代速度。
值得关注的是,捷豹路虎将保留进口渠道继续销售卫士、揽胜等高端车型,形成“进口守高端、合资攻主流”的双线格局。分析师指出,采用中国平台可降低40%以上的研发成本,若Freelander系列年销突破5万辆,合资公司有望在2027财年实现盈亏平衡。
这场转型本质上是对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反向认证。当跨国巨头开始采用本土平台开发产品,意味着技术话语权的根本性转移。奇瑞T1X平台历经三代进化,车身扭转刚度达28000N·m/deg,超过宝马CLAR平台标准;智能化架构支持5G+V2X技术,这些硬指标成为合作达成的关键砝码。
市场反馈已在验证这种转变的必要性。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在30万以上市场持续渗透,迫使传统豪华品牌重构价值链条。捷豹路虎的“平台本土化”或许只是开始,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工业将从市场主场升级为技术主场,这场静默革命正在改写全球产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