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位北京车主在地下车库反复点击手机屏幕,却始终无法通过吉利银河App启动车辆。这个场景成为当日全国数万车主的缩影——一场突如其来的系统崩溃,让依赖智能车控的车主们陷入被动,甚至有人因此耽误重要行程。作为吉利汽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入口,银河App的这次故障不仅暴露了技术系统的脆弱性,更引发了对智能汽车时代服务保障体系的深度思考。
5月13日上午10时许,陆续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反馈吉利银河App出现异常。车辆状态显示持续离线,远程启动、空调预冷、车窗控制等功能集体失效,部分用户遭遇反复闪退、账号强制退出等问题。浙江某4S店售后经理透露,当日接到近百通咨询电话,最极端的案例是车主因无法远程解锁被困车外超过两小时。
此次故障波及范围覆盖银河L7、银河L6等全系车型用户。据第三方监测平台数据显示,App异常期间日活量骤降63%,平均响应时间延长至12秒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约27%用户反映在故障发生前曾收到系统升级提示,这引发了外界对更新程序与系统稳定性关联性的猜测。
吉利官方在事发4小时后发布首份声明,将问题归因于「第三方运营服务商网络波动」。但技术专家分析指出,这种表述可能掩盖了更复杂的系统架构问题。某云服务提供商工程师表示:「现代车联网系统通常采用混合云架构,关键服务应有双活节点和灾备机制,普通网络波动不应导致全线服务中断。」
多位车主提供的系统日志显示,故障期间App与车载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的通信协议出现异常,部分数据包丢失率高达45%。这暗示着可能存在的协议兼容性问题,或是服务器负载激增导致的指令队列堵塞。值得关注的是,吉利银河App在今年3月刚完成2.0版本升级,新增了数字钥匙共享等6项功能,系统复杂度的提升与稳定性之间的平衡问题开始显现。
在官方解决方案出台前,车主自发形成了应急互助网络。广州车主陈先生通过车友群分享经验:「长按物理钥匙解锁键10秒可强制启动应急模式」。但仍有15%用户表示未随车配备实体钥匙,完全依赖手机数字钥匙,这部分群体受影响最为严重。
吉利客服提供的「检查网络设置」「重启设备」等标准化应对方案,在现实场景中显得杯水车薪。有技术人员指出,车企应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当服务器负载超过阈值时,自动向用户推送备用控制通道,而非被动等待全面崩溃。
杨学良副总裁的致歉微博下,累计1.2万条评论中近半数要求公开技术复盘报告。车主们提出的三大核心诉求——透明化故障分析、建立补偿机制、开放本地化控制权限,直指智能汽车服务体系的痛点。值得玩味的是,在App功能恢复后,吉利商城紧急上线了「车联服务保障包」,包含实体钥匙补配和三年流量赠送,这被视作补偿方案的先导试水。
此次事件暴露出行业通病:某新势力品牌产品经理坦言,多数车企将80%研发资源投入功能开发,仅保留不足20%用于系统健壮性建设。咨询机构J.D. Power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车载互联系统故障率同比上升18%,其中42%的投诉涉及远程控制失效。
当车主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出「难道我们要随身携带机械钥匙倒退十年」的质疑时,这场故障已演变为对汽车智能化路线的公共讨论。北京理工大学智能车辆研究所专家指出:「此次事件应促使行业建立车控功能分级标准,核心安全功能必须保留机械冗余,而非全面依赖电子系统。」
吉利银河团队在事后复盘会上透露,正在测试离线控制模式:当检测到网络异常时,自动启用蓝牙/NFC近场通信保障基础功能。这种「去中心化」的设计思路,或许能为行业提供新的技术方向。而对于普通车主来说,这次集体「失控」经历,将成为审视汽车智能化承诺的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