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自媒体中心>华勤技术全栈创新,重新定义智能汽车未来
当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人潮涌向3H馆时,一面由透明显示屏构筑的"未来之墙"正实时投射着城市天际线与数字信息的叠加影像。这并非科幻电影场景,而是华勤技术在本届上海车展搭建的智能汽车技术矩阵入口——透过这面墙,一个关于智能汽车全栈创新的技术蓝图正徐徐展开。
在展台中央的沉浸式座舱体验区,三块异形曲面屏正与驾驶者进行着多维交互。基于自研的AI座舱域控制器,这套系统实现了8核处理器对12路视频信号的精准调度。当体验者启动"影院模式",仪表屏自动切换为观影界面,副驾屏同步显示导航信息,而HUD则持续投射关键行车数据——这正是Hypervisor虚拟化技术创造的"多屏异显"奇迹。
更令人惊叹的是座舱的AI感知能力。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与视觉算法,系统能准确识别驾乘人员的坐姿状态。当检测到驾驶员持续低头时,中控屏会自动提升亮度并切换高对比度模式;发现后排乘客入睡,空调出风口会自主调整风向。这种"无感交互"正在重新定义人车关系。
展台东侧的"显示技术长廊"陈列着从6.8英寸柔性OLED到42英寸贯穿式MiniLED的完整产品矩阵。其中,可卷曲收纳的17英寸透明OLED屏幕引发了专业观众的驻足。这款透明度达45%的显示屏不仅实现了AR-HUD的投射功能,更开创了车窗交互的新可能——轻触玻璃即可调取周边POI信息。
在显示技术创新背后,是华勤自研的LumiDrive显示驱动架构。该技术通过像素级控光算法,使MiniLED背光分区达到惊人的2304区,配合10000:1的对比度,即便在强光直射下仍能保持画面清晰。而针对AMOLED屏幕的"动态刷新率技术",则让车载屏幕在静态显示时自动降至1Hz,大幅降低功耗。
作为地平线征程6系列的首发合作伙伴,华勤展出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搭载了双征程6E芯片组,算力密度达到128TOPS/W。这套系统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渐进式进化"能力——通过自研的Shadow模式学习框架,车辆在人工驾驶时仍持续进行环境建模,不断优化决策算法。
在实际演示中,搭载该系统的测试车展现了令人惊艳的"博弈能力":面对突然切入的车辆,系统不是机械地制动,而是通过轻微横向偏移创造安全空间;在无保护左转场景中,能够通过灯光信号与周边车辆进行意图交互。这种类人驾驶策略的背后,是华勤独创的DSS(Driving Strategy Simulator)决策模型在发挥作用。
在展台的技术解剖区,一块巴掌大的域控制器正驱动着整台展车的电子系统。这款第七代车身域控产品将46个传统ECU的功能集成于单一芯片,通过TSN时间敏感网络实现微秒级响应。值得关注的是其"热插拔"设计——当某个功能模块需要升级时,无需整车断电即可完成固件刷新。
更突破性的创新体现在能源管理领域。集成式VCU(整车控制器)采用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能根据导航路径、交通态势实时优化能量分配策略。在模拟演示中,这套系统使某款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升了7.2%,其中对空调系统的智能管控就贡献了34%的能效提升。
当行业还在争论"软硬件谁主导"时,华勤用"全栈自研+全栈交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座舱域控制器的底层Hypervisor,到智能驾驶的数据标注平台,再到车控系统的功能安全认证,这家技术公司构建了完整的垂直整合能力。其创新的"积木式开发平台",让车企客户可以像拼装乐高一样组合不同功能模块,将新车型电子系统的开发周期压缩了40%。
在展台最深处的技术演进墙上,一组数据揭示着华勤的技术野心:专利申请年增速87%,研发人员占比61%,关键芯片自研率突破44%。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中国科技企业从方案集成商向核心技术供应商的蜕变之路。当汽车产业进入"软件定义"深水区,华勤技术正在用全栈创新证明:真正的智能汽车革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