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一代人的情怀,要回来了?

一代人的情怀,要回来了?

卓陆2024-05-16 18:28:22加关注

情怀之车212强势复兴,中国硬派越野小方盒的鼻祖真的要回来了?

导语

网通社访谈北京汽车制造厂和212要回来了。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曾在中国汽车制造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其代表作212越野车更是见证了中国军人的铁血豪情,承载几代人的记忆,被称为中国越野车的开创者。

满电

然而,时过境迁,在中国汽车工业突然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一些企业抓住机遇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从辉煌走向黯淡。北京汽车制造厂由于9年没有新产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虽然人们看到的是北京汽车制造厂和212逐渐销声匿迹,但是在看不到的方面,北京汽车制造厂一直“不安分”。

2020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正式落户青岛,用仅仅14个月的时间完成生产基地的建设,使几经沉浮的北京汽车制造厂,以数字化、智能化汽车主机厂的面貌重生。同时,“国宝品牌”212也开启了复兴之路。

2023年,魏桥创业集团正式控股北京汽车制造厂,并将其作为魏桥新能源汽车事业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时任北京汽车制造厂董事长的陆付军同时出任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总裁。

满电

陆付军表示:“在魏桥创业集团支持下,北京汽车制造厂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12的品牌复兴也将拥有持续而强劲的动力。”

同时,他透露:“2024年将是212品牌复兴元年。212代表着一种情怀,它不只是一个车型,而是一种文化烙印和传承。复兴212这个品牌,也是复兴我们这些参与者的梦想和情怀。”

满电

说起北京汽车制造厂,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提起212,很多80后以及更年长者的脑海中,都会出现一辆越野车。

在SUV以及硬派越野的概念兴起之前,212在中国几乎代表了一个车型的品类。

世纪60年代,中国迫切需要自主研制生产的越野车。彼时,北京汽车制造厂以自主掌握越野车技术、自主生产为出发点,大力攻关自主技术,一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越野车就此应运而生。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什么品类的汽车,都是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在这个基础之上,衍生出不同用车场景需求,而在上世纪60年代,212的意义不仅是一辆车这么简单。

满电

1966年,几辆军绿色的吉普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前的长安街,这是212第一次在重要场合亮相,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军事越野车。

在中国近代史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212越野车经受住了各种复杂环境、路况的持续考验,承担了大量指挥、运兵甚至是战车任务。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212越野车凭借高通过性、高易用性、高可靠性的三高特性,不仅列装军队而且广泛应用于企事业单位。时至今日,它仍是中国产辆最大、保有量最大,销售时间最长的越野车之一。

满电

实际上,北京汽车制造厂不光有212,还有一款功勋同样显赫的越野车——“勇士”。

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抢险救灾、2013年赴南苏丹维和中崭露头角,并多次助力解放军在国际军事越野车辆比赛中夺冠。如此,“勇士”被称为是继212越野车之后的又一经典军车。

或许是与军队的深厚缘分,使陆付军与沉寂多年的北京汽车制造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启了“曾经的军人造曾经的军车”的佳话。

1994年,从部队退伍的陆付军开始创业,经过30年的打拼,拥有了三段成功创业经历;2020年,陆付军秉怀初心,以及退伍军人对212特有的情怀,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让北京汽车制造厂重生的重担。

在他看来,212是中国汽车工业一个发展史的代表,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它是一个情怀、一个身份象征、一种文化,是国宝品牌,复兴212品牌,复兴的是与他一样的这些参与者的梦想和情怀。

他坦言:“212的复兴道路非常艰辛,新212是我们耗时两年时间不断探索,并和越野E族、对212有情怀的战友,以及车迷等共创的。在这期间,我们与企业文化一致的魏桥创业集团走到了一起,现在魏桥创业集团控股北京汽车制造厂,在212品牌发展最关键的时刻,给予了宝贵的支持。”

满电

2024年,是212品牌回归和复兴的元年,也是方盒子硬派越野“井喷”之年,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

对于造车,陆付军似乎比近期一些制造流量的造车大咖看得更明白。

他认为,造车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积累,不能急于盈利。只要找到正确的路,并坚持做下去,踏实承担起责任,努力地做好产品和服务,通过口碑传播,总有一天会厚积薄发。

这是陆付军的心声,也是212品牌的长期主义。

一代人的情怀、军人毅力、造车的底蕴、雄厚的资金实力,212的品牌复兴已经万事俱备,或许只缺少车型上市后讲好故事这个“东风”。

文章标签:北京汽车制造厂212责任编辑:奚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