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袁小林:任何新的价值,都不应以安全为代价

袁小林:任何新的价值,都不应以安全为代价

李三2024-05-24 22:52:57加关注

EX30是沃尔沃在电动化时代,给出年轻朋友们的最优解。

导语

5月19日,沃尔沃在自己的发源地瑞典哥德堡,举办了一场非典型的上市发布会,他们在离北京7000多公里外的家乡,公布了全新SUV EX30的中国市场建议零售价,20.08万元-25.58万元,包含四款车型。

沃尔沃之所以会这样做,是想通过此次北欧溯源之旅,向中国消费者展示纯正的北欧文化,全方位展现出沃尔沃悠久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工业实力。

在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看来,EX30希望传递的态度,是让出行回归本质,为美好留出更多的空间,而这也是北欧文化真正的精髓所在。

满电

瑞典情缘

瑞典我曾经来过多次,第一次是1991年冬天,那个时候我在德国读书,在学校结识了一帮瑞典留学生,于是就和几个德国同学去瑞典找他们玩,记得当时去了哥德堡、斯德哥尔摩和乌普萨拉,因为有一个同学的父亲在萨博汽车公司工作,我们还参观了这家汽车公司。

再一次回来瑞典是因为沃尔沃汽车公司,时间应该在2005年前后,我记得试驾了S80轿车,参观了工厂和风洞实验室,还观看了试车碰撞试验。这两次来瑞典,时间间隔超过了一个轮回,但这两次游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次的游历,让我了解到了瑞典年轻人的热情好客,我有机会走进瑞典同学的家里,去了他们学习的大学。通过对萨博公司的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瑞典工业方面的知识。另外,我记得还参观了瑞典当时如日中天的爱立信公司,一个瑞典同学的哥哥当时在爱立信做工程师。

初识沃尔沃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对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交流也越来越密集,知道了沃尔沃的三点式安全带,了解到沃尔沃还有一个专门为车内空气质量组建的鼻子小组等等。

沃尔沃汽车公司为了宣传与中国市场的渊源,还复原了曾经在280多年前造访过中国的哥德堡号帆船。一时间,安全的沃尔沃、清洁的沃尔沃,成为很多中国消费者购买它的理由。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现在都耳熟能详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宣布收购沃尔沃汽车,沃尔沃再次登上各大媒体头条,西方媒体更是争相报道。

结识袁小林

袁小林是外交官出身,曾派驻过菲律宾、英国等国家,后来离开外交界加入英国BP集团从事并购业务。因为参与沃尔沃并购结缘吉利,在吉利董事长的力邀下,他加入了沃尔沃,随后成为沃尔沃亚太负责人。

满电

本次受邀,疫情后再次来到哥德堡,我有了很多新的发现,比如连接哥德堡老城区和新区的歌德河大桥是新建的。沃尔沃在城区建了一个非常瑞典格调的圆形展示中心,这次的EX30上市活动就是在新落成的World of Volvo举办的。

袁小林在EX30上市活动上的致辞只有简短的7分钟,在随后的沟通中,他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中国市场非常大、非常卷,北京车展滔天的流量,向大家展示了市场还非常燥。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市占率虽然不高,但是这个源自哥德堡的北欧豪华品牌,依然必须坚持自己近乎100年的成功造车理念:永远为消费者提供最安全、最环保、可持续的车产品。

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黑科技有何突破,沃尔沃永远会为客户提供“您值得拥有”的最佳解决方案,EX30就是沃尔沃在电动化时代给出年轻朋友们的最优解。


上市发布会后,袁小林与网通社在内的中国媒体进行了近距离沟通,非常开放地分享了他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当下极度内卷的竞争环境的看法,并阐述了沃尔沃的初心和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如何看待当下行业内的内卷?

袁小林:我觉得百年以来,汽车行业还是有非常多有价值的提炼、经验和积累,比如安全标准、车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道门槛,它背后的逻辑是十分清晰的,是事出有因的。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安全”的标准绝不应该被放松。

举个例子,车规级的芯片,其要求适应的温度范围、可靠性等要求,远远高于消费级的芯片。包括驾驶舱内的每一处细节,在遭遇危险时是否仍能保证对乘客的安全,而不是二次伤害,这些细节是百余年来汽车产业对安全持之以恒的追求,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和积累。

所以,我们尊重技术创新带来的体验革新,但我们依然希望,任何新的价值不应以安全为代价,这是沃尔沃在任何时代都会坚守的守则。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中,对配置和价格的内卷?

袁小林:并不看好当前市场中的一些现象,比如亏本的经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件不可持续的事情,最后伤害的是社会和消费者,无法良性发展。

企业最终需要面对的是品牌、产品和体系这三件事情。企业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水位高的时候自然顺风顺水,选择也多;水位低了,甚至会有搁浅的风险。大环境无法选择,但品牌、产品和体系会让企业在面临环境时的效率、效能有更大的选择性和发展空间。

具体到市场销售层面,企业看的不仅仅是市占率,还有盈利状况,有盈利才能健康发展。

满电

还有就是品牌定位,企业需要找到真正契合的客户,而不是卖给错的人。现在很多流量的概念让我们警醒,流量肯定有好的一面,但如果追求绝对的流量,一切为流量论,不仅无效甚至有害的,企业和品牌需要明确自己的客户,有效的表达,保持清醒。

沃尔沃所代表的理念,始终能够吸引属于我们的目标受众,而且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会吸引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

强调文化,强调品牌,因为这是一个企业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你不是别人,别人也没法成为你。这代表了一种价值观,也是企业的差异化价值。

强调体系,汽车是价值链很长的一个行业,只有完善的体系才能带来成功。而且随着数字化的发展、直售模式的发展,更加意味着一个高效的、闭环的整体,否则很难成功。

无论是对于文化建设,或是体系建设,企业都应该坚持几个原则: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尊重人性。

从行业预期,或是从沃尔沃这样的企业角度,这种转型的挑战会持续多久?

袁小林:我认为可能一两年,至少格局会清晰很多,这个清晰指的是行业中的玩家,肯定会有优胜劣汰。

第二个会清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选择?商业模式?甚至是更大维度上,经济规律是否会发生变化和调整?但这些相对比较难判断。

我只能从沃尔沃的角度说,我们的产品规划、全球布局都已经做好准备,有变化就相应调整。

满电

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

举例我们的产能,在大庆、台州和成都。沃尔沃的产能规划是全球性的,你可以在某一个工厂生产专一的车型,然后在不同区域之间交叉运输,这样可以很好的平衡规模效益,这也符合对质量、成本和工业化的最优化。

但现在可能发生了变化,比如出口美国遇到了挑战,因为关税成本等原因。没有问题,那就对全球产能做调整,因为沃尔沃在欧洲还有2-3个工厂。美国也有1个,从原本的交叉运输调整成本地化生产,这对沃尔沃这样的全球化企业并不是问题。

那这种趋势会严重影响到沃尔沃在中国的发展吗?我觉得不会,中国市场从几百万台车发展到如今2,000万台车的规模,沃尔沃目前的市占率不到1%,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依然有充分可以提升的空间。

我相信中国市场再怎么变化,沃尔沃所契合的这部分追求高品质生活、有独立见解的人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被我们所吸引,并由我们将产品和服务带给他,这会是一种稳健的发展。

印象中我们沃尔沃有着比较清醒的认知,不盲从于流量。沃尔沃如何看待当前流量对行业的影响,是不是一种走偏?

袁小林:因人而异。比如现在流行的企业领导人做IP,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没什么不好,很多领导本身就有魅力。但不能为了别人做所以我要做,如果强行为做而做,对品牌和企业不一定是件好事。

在当下的媒体环境和搜索环境,每天都在发生新的事物,企业肯定不能掩耳盗铃,必须非常警醒的观察变化,非常及时地测试这些变化。通常80%的常态是基于行之有效的经验,有基于真实数据和判断的模型,这依然是一种工业化的运营思路。市场营销和媒体投放也是工业化的运营。

当然还会有20%的创新,需要去做概念的印证,然后测试,并逐步成为80%的中的一部分;而80%的常态中也要需要被替代的东西,这是一个滚动循环的过程。包括直播,也许领导人直播不合适,但是经销商直播或媒体直播就很合适,这都是可以去积极尝试并固化进循环的方面。

满电

现在,沃尔沃内部,会将客户和产品这两条线用一个ID串起来,去做滚动的管理和提升。包括像传统的销售漏斗,这些数据都会被循环进我们的体系中。

不仅仅是广告和获客,如何管理和跟踪,这些流程内部都可以看得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数据的看板,每个数据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从每一笔订单、到影响订单的每一家门店、每一次活动都会有具体的编码,可以持续的跟踪。不能被持续跟踪的数据是无法在体系中滚动和闭环的。

真正闭环之后,你会发现,我们有100多万的车主和产品,品牌还能够提供什么?除了服务承诺,以及默认进店就是服务的内容外,能不能在每一个环节都给予客户机会去了解公司,去了解有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动态,这些都是我们在不断努力研究和推进的内容。

没有什么一招制敌,只有对细节的不断探索,沃尔沃的数字化转型给了我们在管理运营上更好服务客户的可能性。

从汽车工业的历史来看,车企就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出行方案的产业。汽车行业历史上不断发生着企业的变化,但总应该回归本质,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市场的竞争和内卷?

袁小林:作为一家近百年的企业,沃尔沃必须清楚自己能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无法清晰的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拼配置、拼价格成了常见的竞争方式,但大家都应该意识到这仅仅是市场基础层面的竞争。

为什么汽车行业要注重品牌和产品,产品是企业存活的核心,而品牌是确保一致性的传递产品的特性。通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就形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这种多元化的认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满电

沃尔沃汽车相信,一个汽车品牌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价值定位,保持品牌的灵魂,而安全、个性化和可持续就是沃尔沃汽车的灵魂,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一些有违商业规律的行为,也许是一些为了赢得生存权时的权宜之计,但只有形成可持续的体系竞争力,用真正的价值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才是每一个企业应有的战略。

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会经历“不知道要什么”、“什么都想要”再到“我知道我要什么”的不同阶段,而能够提供独特价值的产品和品牌始终会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对爱与生命的重视推动消费者选择了沃尔沃汽车,而沃尔沃汽车要做的,就是坚持灵魂、坚持提供目标消费者想要的价值。

沃尔沃一直强调在智能电动车时代重新定义安全,如何具体的体现?

袁小林:沃尔沃汽车在电气化转型中依然坚持对“安全”的执着,并在电气化时代再塑安全标杆,实现从“安全”到“智能+安全”的品牌资产迁移。在电气化时代,我们打造了世界树智能安全体系,让科技赋能安全,让安全更加极致。

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数据与信息安全,隐私的安全。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关注的越来越多,很多公开的报道,让人看了冷汗直流。

沃尔沃绝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发生,沃尔沃对数据和隐私安全概括过几点,包括不收集、不可逆、不存储、防窃取。

例如车内对着驾驶员脸部的注意力监测功能,摄像头仅仅识别面部特征,它不记录面部信息,仅判断驾驶员的状态是否违规,但识别记录会被转化成编码,这些编码无法被解读成人脸数据,这是不可逆。包括内部语音交互的拾音功能,也仅仅执行操作,操作完成后不存储。

文章标签:沃尔沃袁小林EX30责任编辑:奚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