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自媒体中心>奇瑞重组:四大事业部驱动新增长

奇瑞重组:四大事业部驱动新增长

奇瑞战略大洗牌:销量激增下的国内事业群崛起

2025年上半年,奇瑞汽车以126万辆的累计销量震惊业界——同比增长14.5%,新能源车销售35.9万辆,暴增98.6%,出口55万辆稳坐中国车企第一宝座,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大关。在这个辉煌数据的背后,奇瑞宣布了一项重大变革: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亲自挂帅,下设四大事业部,聚焦高端、燃油、新能源和小型车市场,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智能化与新能源转型。这一战略重组,不仅标志着奇瑞对国内市场的深度布局,更预示着一场席卷中国汽车产业的革命风暴。

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的成立,是公司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举措。通过整合资源,提升品牌竞争力,奇瑞旨在推动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快速发展。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和QQ四大事业部,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路径。这一架构优化,源于奇瑞对国内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和消费升级,分散运营已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事业群的设立,将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例如,研发成果可在内部快速转化,避免重复投入;销售网络也将整合,增强终端服务能力。奇瑞高层表示,此举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汽车产业升级的主动出击,预计到2026年,国内业务占比将从目前的60%提升至70%,带动整体盈利增长。

四大事业部各司其职,形成覆盖全价格带的战略矩阵。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品牌星途,主攻20万-50万元中高端市场,以智能化和高性能为核心差异化竞争力。星途系列车型将搭载最新自动驾驶技术和高性能电机,瞄准都市精英群体,预计2025年底推出首款纯电旗舰SUV,挑战特斯拉和蔚来的市场份额。艾虎事业部则聚焦经典产品艾瑞泽和瑞虎,深耕10万-15万元燃油车市场,以可靠性和性价比吸引家庭用户。通过优化发动机效率和智能化配置,艾虎系列将延续奇瑞在燃油车领域的传统优势,抵御新能源冲击。风云事业部专攻新能源市场,整合风云品牌资源,主推插混和纯电车型,覆盖15万-30万元区间。该部门计划2026年前推出5款新车,包括与电池巨头合作的固态电池车型,目标是抢占国内新能源车15%的份额。QQ事业部聚焦小型车市场,以QQ冰淇淋等产品为主,针对年轻消费者和城市通勤需求。通过轻量化和智能化设计,QQ系列将强化微型电动车布局,预计年销量突破20万辆,成为入门级市场的领导者。这种分工明确的结构,确保了奇瑞在细分市场的精准打击,避免内部竞争,同时最大化品牌协同效应。

李学用被任命为事业群总经理,统管四大事业部,为这一战略注入强大领导力。作为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拥有20余年行业经验,曾主导多个品牌转型项目,包括捷途的海外扩张。他的履历显示,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营销的全面背景,使其成为整合资源的理想人选。李学用表示,新角色将聚焦三大方向:加速事业部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和提升用户体验。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各事业部的销售与研发进度;同时,强化与供应链合作,确保芯片和电池等关键组件的稳定供应。在他的领导下,事业群目标是在2025年内实现国内销量增长20%,新能源占比提升至40%。业界分析,李学用的任命体现了奇瑞对本土化战略的重视,有望复制其在出口市场的成功经验,将国内业务打造成新的增长引擎。

除了四大事业部,奇瑞与合作伙伴的独立品牌继续运营,形成互补生态。智界品牌由奇瑞与华为联合打造,专注于智能网联车型,利用华为的鸿蒙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定位高端市场。iCAR品牌则是奇瑞与智米合作的产品,聚焦年轻化设计和互联网功能,主攻15万-25万元区间。捷途品牌保持独立,专注于SUV和越野车市场,强化海外布局。这些品牌因市场定位和合作形式差异,未纳入事业群,但将与四大事业部共享技术平台和渠道资源。例如,智界的智能化成果可能应用于星途车型,而iCAR的设计理念可赋能QQ系列。这种“独立+协同”模式,避免了资源冲突,同时扩大奇瑞的整体影响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这些品牌贡献了奇瑞销量的30%,预计未来三年将增长至40%,成为多元化战略的支柱。

销售数据的强劲增长,为事业群的成立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年上半年,奇瑞累计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14.5%,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新能源车销售35.9万辆,同比激增98.6%,占比从2024年的20%提升至28.5%,显示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出口业务更是亮点:55万辆的半年出口量,累计突破500万辆,连续五年位居中国车企出口榜首,主要市场包括中东、拉美和欧洲。分析这一数据背后的驱动因素:首先,产品矩阵优化,新能源车型如风云系列的热销拉动整体增长;其次,成本控制得力,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均价;最后,全球化战略深化,海外工厂布局加速本地化。展望未来,事业群的成立将进一步放大优势: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突破250万辆,新能源占比达35%,出口目标60万辆。瑞银报告指出,奇瑞的重组将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目前的8%增至2026年的10%,挑战比亚迪和吉利的领先地位。

这一战略重组的影响深远,不仅重塑奇瑞自身,还将搅动整个汽车产业格局。对奇瑞而言,事业群模式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例如新能源需求的爆发性增长,通过风云事业部集中资源,缩短新车研发周期至18个月。同时,风险得以分散:艾虎事业部保障燃油车基本盘,而QQ事业部开拓下沉市场,形成抗周期能力。对行业来说,奇瑞的举措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推动其他车企效仿类似架构优化。消费者将受益于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如星途的智能化体验或QQ的性价比优势。长远看,这一重组加速了奇瑞向“科技公司”转型,聚焦自动驾驶和电池技术研发。挑战也不容忽视:内部整合可能面临文化冲突,且新能源竞争加剧需持续投入。然而,基于李学用的领导力和数据支撑,奇瑞有望在2026年前实现国内业务翻倍,引领中国汽车新浪潮。最终,这场变革不仅是销量的数字游戏,更是创新与韧性的证明——在变革中,奇瑞正驶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