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自媒体中心>油价震荡下汽车产业链盈利新格局
油价在70-75美元区间震荡,汽车产业链正迎来一场盈利风暴! 2024年四季度,布伦特油价持续波动,上游油气企业盈利承压,而中游化工环节却深陷盈利低谷。与此同时,下游轮胎、塑料制品等汽车相关领域需求强势回暖,推动盈利率先修复。华泰证券最新分析揭示,2025年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行业去库加速,景气拐点即将到来。这不仅是成本与需求的博弈,更是汽车产业链从低谷迈向复苏的关键转折点。作为汽车编辑,我将深入剖析油价波动如何重塑行业格局,揭示轮胎、材料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遇,并展望2025年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解码这场盈利变革的底层逻辑。
2024年四季度,布伦特油价在70-75美元/桶区间震荡,均价环比小幅下移。这一趋势直接冲击上游油气开采企业,导致其盈利环比回落。炼油企业则因库存损失减少而盈利略改善,但整体面临挑战。中游大宗化工环节更显疲软:需求旺季效应欠佳,叠加供给过剩,企业盈利在底部徘徊。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这源于地产等需求偏弱,以及新产能投放带来的供需压力。24H1数据显示,化工行业营收虽同比增长3%,但中游环节复苏乏力,净利率仅5.6%,同比微增0.3个百分点。企业正等待供给拐点和需求增量,部分白马龙头及格局优化的子行业展现韧性,如化纤染料受需求成本双重挤压盈利下滑,而氟化工因配额影响供应偏紧,盈利逐步改善。对于汽车产业链而言,油价震荡直接拉高原材料成本,中游塑料聚氨酯等产品盈利承压,出口韧性虽助力塑料制品回稳,但整体仍需警惕资本开支放缓的连锁反应。
下游精细品及化学制品迎来盈利曙光,成本端持续改善是关键驱动力。华泰证券强调,出海扩产叠加下游军工、汽车、家电等需求回暖,推动轮胎、饲料添加剂、军工材料、塑料制品等子行业表现突出。24Q2数据显示,行业净利同比增长12%,净利率达5.7%,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偏下游制品类率先改善。轮胎行业尤为亮眼:出口需求强劲支撑盈利增长,企业通过成本优化和产能扩张实现修复。汽车产业链直接受益于此——塑料制品用于汽车零部件,助剂类产品因成本下行盈利回稳。同时,电子材料领域因下游汽车电子需求改善,高端化工国产替代加速,为行业注入新活力。24H1,480家上市企业营收超5万亿元,净利近3000亿元,yoy增长9%,印证下游复苏趋势强于中游。作为汽车编辑,我观察到汽车销量数据持续增长,家电产量企稳,共同拉动精细化工需求。例如,轮胎企业通过海外市场扩张对冲国内波动,而塑料制品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中需求激增,这不仅是短期修复,更是长期结构性机遇的开端。
2025年初,汽车产业链迎来企稳信号:地产需求呈现回暖态势,家电产量和汽车销量数据保持增长。华泰证券预测,关税政策等因素将加速产业链在二季度去库,下半年伴随资本开支回升,行业增速拐点显现,景气度逐步修复。25Q1虽大宗周期品盈利仍待改善,但成本下行助力下游盈利复苏初显。石油石化板块因油价中枢高位和天然气增量,油气产销企业盈利偏强;化纤染料等传统领域受挤压,但氟化工、电子材料等高端环节受益国产替代。展望未来,汽车行业将成核心引擎:2025年汽车销量增长预计带动塑料聚氨酯、助剂等需求,而出口链及格局优化的周期品(如轮胎)将率先受益。合成生物等新兴领域也提供增长动力。历史数据支撑这一趋势——24Q2行业净利环比增长2%,显示底部弱复苏态势。投资者应关注油气、出口链白马龙头的价值修复,以及精细化工的持续改善。作为汽车编辑,我预见2025年下半年行业资本开支提速,将释放产能红利,推动汽车产业链从成本优化转向创新驱动,最终实现全面景气回升。
油价震荡下的汽车产业链,正经历从上游承压到下游修复的蜕变。2024年的盈利底部为2025年拐点铺路:轮胎出口、塑料制品创新和电子材料国产化将成增长支柱。华泰证券分析强调,企业需聚焦成本控制和出海战略,投资者可布局格局优化子行业。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是核心动力,预计2025年去库加速后,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复苏。作为从业者,我们应拥抱变革,在波动中捕捉盈利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