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自媒体中心>雷克萨斯金山项目启动,打造千亿级汽车城

雷克萨斯金山项目启动,打造千亿级汽车城

当146亿巨资注入上海金山,一场新能源汽车革命正式启幕!雷克萨斯纯电动工厂的奠基,不仅重塑了行业格局,更点燃了长三角的产业引擎。想象一下:1692亩土地上,一座年产10万辆的智能工厂拔地而起,这将如何颠覆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动车市场?让我们深入解析这场震撼开局的背后故事。
项目启动与投资规模

2025年6月27日,雷克萨斯在上海金山区举行了盛大的新能源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一次战略跃进。首期供地面积高达1692亩,总投资额达146亿元人民币,成为金山近年来的最大工业投资项目。这一投资规模不仅凸显了雷克萨斯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更体现了其在全球电动化转型中的野心。项目选址金山,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上海港和长三角核心经济带,物流便捷、资源丰富。专家分析,这笔巨额投资将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升级,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并为当地GDP贡献显著增长。雷克萨斯高层在启动仪式上强调,该项目是品牌“碳中和”战略的关键一环,旨在2030年前实现全系电动化。

产能与生产计划

根据规划,雷克萨斯金山工厂预计于2026年8月全面竣工,2027年正式投产。初期年产能锁定在10万辆纯电动车,覆盖中高端SUV和轿车车型。生产计划采用最先进的柔性制造系统,支持多车型共线生产,确保高效响应市场需求。工厂设计融合了智能化元素,包括:

  • 自动化生产线:引入工业机器人和AI质检系统,提升精度与效率。
  • 绿色制造:利用金山的可再生能源优势,实现零碳排生产流程。
  • 研发中心:配套建设研发基地,专注于电池技术和智能网联创新。

雷克萨斯目标在投产首年推出两款全新纯电车型,主攻中国及亚太市场。产能规划中预留了扩展空间,预计到2030年产能可提升至20万辆,满足全球需求增长。这一时间表紧锣密鼓,体现了品牌对电动化浪潮的快速响应。

供应链与产业协同

金山项目的一大亮点是其深度本土化战略——大量采用国产供应链,推动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金山区政府已梳理出多批优质供应商名单,覆盖电池、电机、芯片等关键领域,并积极搭建合作平台:

  • 推介会与圆桌论坛:组织企业对接活动,促进雷克萨斯与本地供应商的订单签约。
  • 区域协同网络:联动江苏、浙江等地的汽车产业链,形成“一小时供应链圈”。
  • 技术共享机制:鼓励供应商参与雷克萨斯研发,提升国产零部件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协同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加速了技术溢出。例如,金山本土电池企业已获得首批订单,预计带动年产值增长超50亿元。雷克萨斯供应链负责人表示,国产化率目标达70%以上,这将强化中国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金山区的政策红利为项目提供了坚实后盾。区政府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七大重点产业之一,出台《关于建立重点产业推进机制的工作方案》,聚焦“补链延链强链”:

  • 财政激励:提供税收减免、土地补贴等优惠,吸引配套企业入驻。
  • 创新引导: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 营商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确保项目高效落地。

这些政策不仅助力雷克萨斯,还惠及本土链上企业。例如,多家中小型零部件厂商在政策扶持下,成功转型为智能工厂。金山区委书记在采访中强调:“我们打造的是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目标是让金山成为新能源汽车创新的热土。”政策效应已初显成效,2025年上半年,区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

项目影响与区域发展

雷克萨斯项目的落地,正催化金山向“现代国际新能源汽车城”的华丽蜕变。依托高端化工、新材料、算力服务等优势产业,金山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

  • 产业赋能:氢能、低空经济等特色资源被整合,形成跨界协同——如氢燃料电池与电动车互补发展。
  • 经济拉动:预计到2030年,项目将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创造超万个高技能岗位。
  • 全球影响:作为雷克萨斯海外最大纯电基地,金山工厂将输出“中国智造”标准,提升国际话语权。

长远来看,这一项目重塑了区域经济版图。金山正从传统工业区转型为创新高地,吸引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加大布局。市民生活也将受益:绿色交通网络扩建,空气污染指数有望下降。专家预测,金山模式或成中国新能源城市的样板。

结语

雷克萨斯金山项目的开工,是一场技术与产业的交响曲——146亿投资、10万辆产能、千亿级愿景,共同绘制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黄金蓝图。未来,当首批纯电车型驶出生产线时,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品牌的新生,更是中国智造的崛起。金山,正以雷霆之势,驶向绿色出行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