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自媒体中心>捷途X90 C-DM改款曝光:格栅扩张+电池升级

捷途X90 C-DM改款曝光:格栅扩张+电池升级

当工信部最新申报图流出时,捷途X90 C-DM以完全革新的面貌闯入视野——前脸格栅的夸张扩张、贯穿式尾灯的凌厉线条,以及电池组的"换心"手术,三大核心变化瞬间点燃市场期待。这款中型插混SUV的改款动作,正在重新定义15万级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设计进化论:从"稳重派"到"激进派"

中网格栅的尺寸革命成为前脸最醒目的变革点。申报图显示,格栅横向宽度较现款增加约15%,纵向高度提升20%,六边形轮廓几乎占据前脸三分之二区域。内部蜂窝状结构由原先的等距排列改为渐变式布局,配合边缘新增的哑光银饰条,形成类似星际战舰进气口的立体效果。

矩阵式LED大灯组完成结构重组:上沿日行灯带宽度增加至12mm,与格栅顶部镀铬条形成平行呼应;下方新增的L型镀铬饰条并非简单装饰,其内部整合了转向辅助照明模块。保险杠两侧的导流槽深度加深3cm,配合仿碳纤维纹理饰板,在风洞测试中可实现0.5%的风阻系数优化。

车身侧面演绎着光影魔术,设计师采用双段式腰线设计:前段腰线自前轮拱上方6cm处起笔,以12°仰角延伸至B柱;后段腰线自后门把手后方3cm开始,以22°俯冲角度与尾灯相接。这种非对称设计使车侧视觉重心后移10cm,营造出蓄势待发的动感姿态。全新设计的20寸双色轮毂采用八辐式设计,辐条截面呈现独特的S型曲面,较现款减重1.2kg/只。

车尾的革新堪称颠覆性。贯穿式尾灯组宽度达到158cm,内置128颗LED灯珠,较现款增加42颗。灯腔内部采用三维立体雕刻工艺,在5mm厚度内实现三层导光结构。后保险杠取消双边排气装饰,改为整体式扩散器设计,表面菱形纹理不仅提升视觉层次,实际可增加8%的底盘气流通过效率。

二、空间魔法:毫米级尺寸博弈

新车尺寸呈现出精妙的差异化策略。标准版车长4862mm,而选装运动套件的版本可达4911mm,这49mm的增量全部用于前悬延长,为碰撞吸能区创造更大缓冲空间。2850mm轴距保持不变的策略,既保证了座舱空间基准线,又避免因轴距变动引发的底盘重新调校成本。

座舱布局延续"得房率"优势:第二排座椅滑轨长度增加至220mm,支持前后14级调节;当第三排座椅放倒时,后备厢纵深可达1120mm,足够容纳28寸行李箱+高尔夫球包组合。车顶新增的激光焊接技术使天窗开口扩大15%,而B柱位置的超高强度钢加持,让全景天窗的安全性不妥协。

三、混动系统革新:从"性能优先"到"均衡主义"

动力系统的升级可谓"外科手术式"改造。新款1.5T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40.2%,通过12项技术改进实现——包括350bar高压直喷、智能热管理系统以及镜面熔射缸孔技术。虽然115kW最大功率看似保守,但重点优化了2000-4000rpm常用区间的扭矩输出,较现款提升18%。

磷酸铁锂电池组的登场标志着战略转型。新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达到320Wh/L,在保持24.6kWh容量的前提下,重量减轻21kg。更关键的是其循环寿命突破4000次,配合智能自加热2.0系统,使-30℃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衰减减少12%。快充系统支持最大90kW充电功率,25分钟即可完成30%-80%电量补充。

电机系统虽未公布具体参数,但从申报信息中的"双电机DHT架构"描述推测,或将采用P1+P3布局。这种结构可实现纯电、串联、并联、直驱四种模式无缝切换,预计综合续航可达1100km,馈电油耗有望下探至5.2L/100km。

四、市场颠覆者的入场姿态

在15-18万价格区间,捷途X90 C-DM的改款可谓精准卡位。相比竞品采用的"油改电"方案,其原生混动平台在空间利用率上具有先天优势;磷酸铁锂电池的导入既符合成本控制需求,又切中家庭用户对安全性的关注痛点。从申报信息中隐藏的L2.5级驾驶辅助系统接口来看,这款车正在为智能化升级预留充足空间。

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5%的2023年,捷途X90 C-DM的改款不再是小修小补,而是从设计语言到动力架构的全面革新。当贯穿式尾灯在夜幕中亮起时,映照出的或许是一个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时代进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