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电-新能源汽车>自媒体中心>安全没有“天花板” 吉利银河E5的电池防御体系

安全没有“天花板” 吉利银河E5的电池防御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容的今天,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如果说续航焦虑可以通过技术迭代缓解,那么电池安全则是一场关乎生命底线的技术攻坚战。近期,吉利银河E5搭载的神盾金砖电池以一场36吨坦克极限碾压试验引发行业震动——这不仅是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极限验证,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企从“跟随标准”向“定义标准”的跨越。

安全没有“天花板” 吉利银河E5的电池防御体系-图1

新国标与吉利的“安全军备竞赛”

2026年7月即将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电池令”,其核心升级点直击行业痛点: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强化热扩散防护要求、首增底部撞击考核。三项升级分别针对快充场景下的电池老化风险、热失控防护体系漏洞以及底盘防护薄弱环节,形成对动力电池安全的立体化监管。

然而,吉利神盾金砖电池的试验标准,已悄然将这场安全竞赛推向更高维度。在国家规定的24项安全测试基础上,吉利自主增设12项极端测试,形成覆盖电芯、模组、整包的36项全场景验证体系。其中,电芯层级的过放电、过充电、极限穿刺等13项测试标准远超国标,电池包层级的挤压、浸水、过温保护等22项测试最高超出国标24倍。这种“标准冗余”并非技术炫技,而是基于真实用车场景的深度洞察:当用户遭遇暴雨涉水、底盘剐蹭甚至极端事故时,电池系统需要具备超出常规预期的安全余量。

安全没有“天花板” 吉利银河E5的电池防御体系-图2

36吨坦克碾压背后的技术解码

在天津中汽中心试验场内,36吨的ZTZ-59D中型坦克以单边履带反复碾压电池包,这种近乎“暴力”的测试方式模拟的是车辆遭遇山体滑坡、重物坠落等极端冲击场景。试验数据显示,神盾金砖电池包承受的挤压力达到180kN,相当于国标要求的1.8倍,而挤压后的静置观察时间延长至120分钟(国标为10分钟)。最终,电池包结构完整无泄漏,电芯排布整齐如初,重新上电后仍可正常运行。

这种“军工级”防护能力的实现,得益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架构、田字格框架防护系统及双重热电分离技术三项核心技术突破。

首先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架构通过将电池包与车身底盘深度融合,形成“上盖-电芯-底板”三明治结构,既提升整体刚性,又将碰撞能量分散至车身骨架。

田字格框架防护系统则在电池包内部构建高强度铝合金纵横梁,配合底部2.6mm厚的三明治结构护板,形成类似防弹衣的交叉防护网。

最后双重热电分离技术是通过物理隔离设计将电解液与电路系统分离,配合氧化铝涂覆隔膜和快速泄压通道,即便遭遇穿刺也能阻断热失控链式反应。

安全没有“天花板” 吉利银河E5的电池防御体系-图3

从实验室到真实场景的安全闭环

技术参数的优越性需要真实场景验证。2024年9月,吉利银河E5车队穿越东南亚四国时突遇百年一遇洪灾,车辆在30cm深腐蚀性泥水中浸泡后仍安全行驶2000公里;同年温州用户车辆从10米高坡翻滚坠落,电池包经历剧烈撞击却未发生热失控。这些案例与实验室数据形成互证,揭示神盾金砖电池的安全逻辑:不是追求绝对“零损伤”,而是确保在任何损伤状态下仍能守住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底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全球化安全基因。在奥地利TECCON实验室完成的50km/h正面中心柱碰试验(超出Euro NCAP标准)、同时斩获Euro NCAP与ANCAP双五星评级等成果,证明该电池系统能够兼容全球最严苛的安全标准。这种“一标通全球”的能力,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通行证。

安全没有“天花板” 吉利银河E5的电池防御体系-图4

安全标准迭代背后的行业启示

吉利此次试炼的深层价值,在于为行业树立了安全技术进化的范式。第一,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通过8针同刺、海水浸泡等破坏性测试,提前暴露潜在风险点。另外便是从单一防护到系统防御,将电池安全与车身结构、热管理、BMS控制系统深度耦合。最后,从企业标准到开放生态,公开电池底部防护专利集,推动行业整体安全水位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吉利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这个全球最大的单体安全实验室不仅配备可模拟-40℃至80℃温差的动态环境舱,还能复现高原、极地、热带雨林等极端路况,其测试数据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安全研发的基准数据库。

安全没有“天花板” 吉利银河E5的电池防御体系-图5

安全没有天花板 只有不断突破的地平线

当36吨坦克成为动力电池的“质检员”,当实验室数据与真实事故案例形成闭环验证,吉利银河E5神盾金砖电池的试炼已超越单纯的产品营销范畴。它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行业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不应止步于满足国标,而应基于对用户生命权的敬畏,不断探寻技术的极限。正如试验场上那个承受万吨压力仍安然无恙的电池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在一场场“极限试炼”中,锻造出走向全球市场的硬核底气。

相关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