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万的激光雷达轿车,重新定义了什么?

行业评论原创

陆感

自媒体

2025-07-24

技术平权没有终点,只有不断下沉的价值链。当豪华配置成为大众标配,中国智造找到了自己的加速度。

导语

 当年轻人手握10万出头预算走进4S店,迎接他们的往往是冰冷的现实:要么在智能配置上妥协,要么在续航里程上让步,甚至要为“能坐人”的基本空间需求发愁。这尴尬的市场断层,终于在零跑B01上市时被彻底击穿。

8.98万元起的B01,顶配650激光雷达版锁定11.98万元。这个定价本身已足够震撼,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暗藏的产业逻辑——当全域自研的技术体系撞上规模效应,电动轿车的价值标杆正被系统性重置。

从实验室到量产车的降维打击

零跑B01搭载的LEAP 3.5架构,本质上是一场技术集成革命。27合1超级热管理系统将传统热管理零部件减少60%,重量降低15%以上,却换来10%的综合续航提升。这使得650km的CLTC续航里程不再需要付出高昂代价,配合18分钟闪充技术,纯电轿车首次在实用维度媲美燃油车。

更关键的是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996米线束长度、22个ECU控制单元的极致集成,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成本控制的胜负手。当行业普遍用“堆料”推高价格时,零跑用高度集成把冗余转化为用户实惠。自研自造占整车成本65%的模式,让激光雷达、双高通旗舰芯片这些50万级配置,得以落地12万级车型。

智能越级实现激光雷达与端到端的平民化实验

B01激光雷达版搭载的高通8650芯片配合激光雷达端到端大模型,构成同价位罕见的200TOPS算力平台。这不仅是硬件下放,更代表着辅助驾驶逻辑的根本转变。

传统模块化智驾如同流水线作业,感知、决策、执行环环相扣却损耗严重。而B01的端到端大模型如同老司机开车,输入传感器数据直接输出控制指令。这种“短路”设计使系统响应更接近人类本能,为后续OTA升级至“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辅助埋下伏笔。

最贴近用户痛点的通勤领航辅助(CNAP),通过记忆学习每日路线,在复杂路口自主博弈决策。停车场记忆泊车则让车辆自己停进车位——这些曾属于豪华车的体验,正在成为工薪阶层的日常。

空间魔术打造得房率背后的工程哲学

B01用4770mm车长实现86%得房率,背后是CTC 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精妙应用。取消传统电池包设计,将电芯直接植入底盘腔体,节省的空间转化为乘员舱纵向尺寸。同级最大的88%软包覆盖率与竹炭健康座椅,配合OEKO-TEX®母婴级认证,把环保指标转化为可触摸的质感。

百变副驾设计更显巧思——通过6个魔术拓展坞,副驾可秒变化妆台、移动办公桌甚至宠物观景台。这种“有限空间无限场景”的思路,精准切中年轻家庭的多变需求。当传统车企还在增加物理按钮时,零跑已用空间弹性重构人车关系。

安全冗余带来12万级的百万级防护

在看不见的地方,B01构建了超越价位的安全体系。9横7纵笼式车身采用76.6%高强钢,乘员舱关键部位植入核潜艇级2GPa热成型钢。更值得关注的是电池安全:48小时热失控防护远超国标,通过定向泄压通道与双液冷系统,把“不起火”从营销话术变为技术承诺。

LMC一体运动融合控制底盘则展现了算法护盾的力量。当车辆以120km/h突发爆胎,系统能在500ms内完成车身姿态调整——比人类反应快3倍。这种将机械素质与电子控制深度融合的安全哲学,让低成本不等于低安全。

技术普惠颠覆传统定价

零跑B01的定价策略,本质上是对“价值公式”的重新推导。当行业陷入“低价低配”或“高价高配”的二元对立时,其通过LEAP 3.5架构的技术复用摊薄研发成本,以全球942家渠道的规模优势降低单店运营费用,最终实现配置与价格的非线性突破。

连续四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的零跑,正在用B01复制B10的成功路径。这种“技术普惠”的模式颠覆了传统定价逻辑——当激光雷达进入12万区间,当端到端算法覆盖工薪通勤,电动车的普及已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零跑用八年时间构建全域自研体系,最终在B01上开花结果。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一场用技术创新重构产业规则的系统革命。当年轻人在预算内买到曾经不敢想象的配置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普及时代,才算是拉开了序幕。

相关标签
零跑 B01

相关车型

零跑B01

零跑B01

8.98 - 11.98

精彩推荐:

分享到

取消写评论提交

0/200